醇亲王府
金友之本名爱新觉罗·溥任,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·溥仪的四弟。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,爱新觉罗家族的人在辛亥革命后全都改了姓氏,“金”便是其中的一个。
爱新觉罗·溥任可以说是近代中国“朋友圈最强大”的人之一——奶奶是慈禧,大伯是光绪,哥哥是宣统!与父亲和两个哥哥相比,他的人生历程少了许多磨难,虽然家世显赫,但他的一生却甘守清贫,为人师表,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安安静静地度过了一个世纪的人生风雨……
爱新觉罗·溥任
风雨中的醇王府
在清末的几十年里,醇亲王府显赫非常,先后出了两个皇帝、一个摄政王:溥任的二伯父光绪帝载湉,溥任的大哥宣统帝溥仪,溥任的父亲载沣是宣统王朝的监国摄政王。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,也给爱新觉罗家族带来沧桑巨变:1911年12月6日,溥任的父亲辞去监国摄政王位,退归王府;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,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;1912年2月12日皇太后隆裕率宣统皇帝退位,溥仪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……
爱新觉罗·溥仪
1918年9月21日(旧历八月十七日),时年35岁的醇亲王载沣又喜添一子,那就是爱新觉罗·溥任。此时,他同父异母的大哥溥仪,早已从紫禁城宣统皇帝的金銮宝座上,“逊位”6年之久。溥任出生时,曾经显赫一时的醇亲王府,早已是风雨飘摇,风光不再。
幼年的溥任一直生活在王府的深宅大院里,他仅有的几次走出醇亲王府,都是跟随父亲到紫禁城去看望虽已“逊位”,却仍然“暂居宫禁”的大哥溥仪。1924年11月5日,他亲眼目睹溥仪被冯玉祥从宫中被赶出,躲进醇亲王府暂住。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、绵延268年的大清帝国结束了。
醇亲王府
不久,大哥溥仪又悄悄潜往天津。4年后,溥任也随父亲和家人迁住天津。而此时的溥仪,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就任满洲国的傀儡皇帝。期间,溥任曾陪同父亲赴长春看望过溥仪。见到作为傀儡皇帝的儿子处处受制于日本人,溥任的父亲很痛心。溥仪希望他们能留在长春,溥任的父亲很难接受这样的安排,但又不好明确反对,他就装病不吃东西……溥仪怕父亲因此出事,只得让他们返回关内。
抗战时期,他们一家远离北京的王府,暂住天津。1938年,天津突然闹起洪灾,他们的暂住地也受到水患冲击,无奈之下,父亲又领着他们全家人迁返京城的王府旧居。
爱新觉罗·溥任
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了,这本来是个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的节日,可是,对于溥任一家来说,却是个祸福难料的特殊时刻:一是溥任远在东北的大哥和二哥生死不明、前途未卜;二是国民党的军队进驻北京后,便有传言说,所有旧王府都要收归“国有”,尤其醇亲王府这样的满洲国傀儡皇帝的旧居,更会作为“逆产”被没收。
为了保住一家人赖以生存的家业,他们四处打探良策。当他们得知国民政府有条规定,凡开办教育事业的前清王府旧宅,不会被没收。溥任和父亲一商议,决定在醇亲王府义务办学。经过短暂而紧张的筹备,一所名为“竞业”的小学在醇亲王府的净业寺旧址挂牌成立了。私立竞业小学如期招生开课。父亲载沣出任学校董事长,溥任任校长,除外请几位教师外,七妹金志坚也担任了授课教员。
北京市西城区鸦儿胡同小学(原私立竞业小学)
为了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,他们要靠变卖家里的东西来维持。在学校里,溥任不仅操劳各种琐碎杂务,还亲自给孩子们授课。一时,醇亲王府附近的普通百姓家的孩子,纷纷走入这所兴办的小学。学校办得很有起色,最多时有200多个学生。
按照清帝逊位时的规定条款,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此后全都改了姓氏,“金”即其中之一。此后,爱新觉罗·溥任又有了个新名字——金友之。
金友之
虽然如此,醇亲王府还是难逃被袭扰之劫。北京解放前夕,国民党军队进驻王府正宅,特务机关也看中了这座幽深的王府,还在王府里面秘设了监狱。溥任一家被赶到花园一隅。遭此变故,父亲一病不起,溥任只有独自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中的家。
金老师的校园情怀
1949年1月30日,北京和平解放,盘踞在王府里的国民党军队及特务作鸟兽散,王府又恢复了暂时的宁静。
爱新觉罗·载沣
1951年,溥任的父亲突然感冒发烧,随即诱发尿毒症,于2月3日去世。父亲去世后,溥任继续以校长的身份,主持竞业小学的教务活动。1957年公私合营时,溥任将竞业小学连同所有房地产上交给国家。随后,溥任被调入北京西板桥小学任教。从此,曾经的末代“皇弟”爱新觉罗·溥任蜕变为人民教师金友之。在此后的30年间,金友之老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。他相继在西板桥小学、厂桥小学教书,又曾一度兼任学校的财务人员。
重获新生的金老师
1959年冬天,大哥溥仪得到特赦之后,经常会来他家里坐坐,聊聊天,像普通家人一样聊聊天”。得知溥仪爱吃炸酱面,他就让老伴给大哥做炸酱面吃。溥仪在写《我的前半生》的时候,好多资料都是他提供他的,包括书里的那些照片。
沧桑迎巨变,亲友半凋零。三哥溥倛,幼年早殇。1967年,大哥溥仪病故。1994年,二哥溥杰去世。亲历社会的巨变后,他对于皇族的演化看得很透。他常说,人不能落伍,要跟上社会的变化。平日,他喜欢骑着自行车出门买菜,过着跟普通街坊毫无两样的普通生活,才有着说不出的踏实与安宁。
重获新生的金老师
甭看他们是皇族,可是他们从来不靠吃“祖宗饭”。他曾以每月58元的微薄的工资,养育着5个子女,在节俭生活中培养下一代人的独立品格。在他的教育培养下,5个子女都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,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。
直到1988年,年近70的金友之老师才恋恋不舍在厂桥小学的工作岗位上光荣退休。偶尔,他在京城的大街上行走,时不时会遇到他教过的学生亲热地叫他“金老师”。对这个尊敬的称呼,他不仅爱听,而且将此视作一生的骄傲。
金四爷的晚年担当
退休后的金友之,在街坊邻居间又有了个新称谓——金四爷。
退休时的金四爷,已是年愈70的古稀老人。退而不休的金四爷很快又投入到新的挑战中。
金四爷“回家”
其实,但凡有思想有追求的智者,多多少少会有些常人难以理解的“怪癖”,金四爷也不例外。邻居们就发现,金四爷有两大“怪癖”:一是,出门骑车一趟,必到书店浏览一遍,买书之后才肯归家,不然不算出门。二是,大凡走出街门遛弯儿,他总会低头留意脚下,每见路上有石头,无论什么样必弯腰拾起,揣在手里琢磨没完。见此,街坊有人开玩笑地说:“四爷,您是在练腰功吧?”他只是不置可否的一笑,算是对邻居的回应。他所居住小院的墙边,总有一堆大小不一的石头。那些沉默的石头,也是有生命的,只有懂它的人,才能感受到它的温度。
退休后,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清史研究中,并被聘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。发表过的作品有《晚清皇子生活与读书习武》、《纳兰性德与〈通志堂集〉》、《醇亲王府回忆》等,还整理了其父亲载沣的《使德日记》等。
金四爷
由于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淘,他对古玩、字画颇有研究,他的山水绘画,落笔大有古风,书法尤工楷书。但他确非常谦虚,常自称他的作品算不上绘画,只是临摹而已。所以,他从没参加过什么“拍卖”活动。
金四爷的山水画
但是,由于他的特殊身份,他的行踪和生活情况格外引人关注。退休后,他曾先后3次东渡日本,并赴韩国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参加书画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。在国外,他的书法和山水画颇受观众好评。
金四爷的书法
有一年,他随家人一起赴香港游览,香港的多家新闻媒介报道了他们的行踪,一家电视台还专门邀请他们去做直播节目,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,许多人求他写字作画,尽管他执意不收报酬,但还是得到了一笔不菲的回报,回来后不久,他就将这笔钱捐给了希望工程。
金四爷的书法
金四爷在资助公益事业方面,可以说是不遗余力,曾分别向希望工程、灾区人民和民族中小学捐款捐物。1991年将书画款10000元捐献给北京郊区檀营满蒙小学。同年,安徽、江苏等省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,他又向灾区人民捐赠5000元。
金四爷的画
1994年,他和二哥溥杰合作的书画在日本售出得60万日元,回国后全部捐献给青少年发展基金会,为建立我国“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”首开先河。1996年,他作为市政协委员赴密云县视察民族教育,当即向古北口满回民族小学捐款。该校特聘溥任为名誉校长,并将此款设立“友之奖学金”,奖给品学兼优、家庭困难的学生;1998年再次向古北口满回民族小学捐赠10万元。
金四爷的书法
1996年6月,他应邀赴韩国举办书画展,行前置装仅用300元人民币买了一套廉价西服,回国后却把在国外出售书画的钱全部捐献,溥任热心祖国民族教育事业的高风亮节实为罕见。
淡泊名利,甘守清寒。他所居住的几间旧平房,年久失修,夏天漏雨,本来可以将书画所得用来修缮,他却将大量款项捐献给公益事业,宁愿同老伴靠本来不丰的退休金节俭度日。
爱新觉罗·溥任
这就是一个退休老人的担当。
2015年4月10日下午,金四爷(爱新觉罗·溥任)在走过了97年的人生长路后,与世长辞。16日上午,金四爷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举办,各界人士及亲友近两百人前往送别,为一个好人的离世献上哀思。